当前位置:主页 > 公共基础 > 常识省情 > 新疆 >

2021-2020年新疆事业单位考试省情知识(新疆自治区概况)

来源:厚职事业单位招聘网     2020-02-22 22:35:34

点击进入】题库 手机刷题

公共基础知识8000题/时事政治/职测

真题下载/教材

关注公众号

题库网址复制收藏:https://tiku.chinasydw.cn/h5/

考试题库开通问题,可加老师微信号咨询:houzhigongkao



  新疆自治区区情知识(新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省情知识)

  (厚职教育事业单位招聘网www.kaosydw.com整理,仅供参考,如有情况和数据变化,请依照最新信息)

目 录

一、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气候特征
(四)自然资源
二、历史人文
(一)历史沿革
(二)民风民俗
三、区划人口
(一)人口民族
(二)行政区分
四、经济民生
五、生态建设
 

一、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国内与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相邻,周边依次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
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各民族迁徙融合的走廊,是“一体多元”文化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保卫祖国的边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推动着历史的文明进步。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清乾隆后期改称西域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开创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首府设乌鲁木齐市(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从此掀开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二)地形地貌
新疆的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贯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贯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长约21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沙漠。水域面积5500平方公里,其中博斯腾湖水域面积98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在天山东部和西部,还有被称为"火洲"的吐鲁番盆地和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谷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国陆地最低点。片片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4.2%。
(三)气候特征
新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少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年均天然降水量仅有171毫米。境内山脉融雪形成大小河流570多条,多年平均地表水年径流量879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153亿立方米;冰川储量2.1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0%,有“固体水库”之称。新疆土地资源丰富,全区农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10亿亩,占全国农林牧宜用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现有耕地7600多万亩,人均占有耕地3.45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天然草原面积7.2亿亩,占全国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4.5%,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后备耕地2.23亿亩,居全国首位;全年日照时间平均2600-3400小时,居全国第二位。
(四)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7%;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有96种,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5种,居前五位的有27种,居前十位的有41种。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金、铬、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据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209.2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
2、森林资源
新疆活立木总蓄积量3.1亿立方米,森林面积197.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92%。其中天山、阿尔泰山区覆盖的原始森林多为西伯利亚落叶松、雪岭云杉和针叶柏等高大乔木,塔里木河、玛纳斯河流域生长着世界著名的胡杨和灰杨,准噶尔盆地边缘散布的梭梭林和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红柳是防风固沙的主要植被。人工造林的树种主要有白杨、榆树、白蜡、槭树、槐树、白桦、沙枣、桑树及各种果树。
3、矿产资源
疆矿产资源种类多,蕴藏量大。全国已发现的162个矿种中,新疆有122种。有60种已探明了储量,其中燃料矿产4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35种。国家矿产储量表中居首位的有铍、白云母、钠硝厂、陶瓷土、长石、蛭石6种;居第二位的有铝、自然硫、冶金用际石英、毒知石、化肥用蛇纹石、膨润土、水泥用大理石;居第三位的有镍、铸石用辉缘;居第四位的有煤、石油、菱镁矿、钾盐、石棉、水泥用页岩、水泥用泥岩;居第五位的有天然气、铯、玻璃用脉石英;居第六位的有铋、钽、砖瓦用粘土;居第十位的有铌、硒、玻璃用砂。此外,盐、钒、钦、铜、铁、金等都有较高的储量。
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高达300亿至500亿吨,占全国预测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还有阿勒泰地区的宝石、黄金、白云母、阿尔金山的石棉,昆仑山的和田玉,还有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矿矿质优秀,开发前景广阔,是中国石油储量最多的省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将是新疆冶金、化工、建材、塑料等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4、草地资源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
天然草地资源是新疆发展畜牧业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天然草地年总产可食鲜草5479.36万吨,是1985年人工草地年鲜草产量170.1万吨的31.2倍,是农副产品饲草资源685.8万吨的7倍。天然草地担负着全疆70%的牲畜饲养量和畜产品产量。
新疆天然草地优良牧草种质资源丰富,有各类牧草植物108科、687属、3270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分别占全国植物区系总科数的305%,属数的216%和种数的121%。世界著名的栽培优良牧草,在新疆均有大面积野生分布。
5、水资源
新疆水资源量约占全国的3%,共有大小河流570条,地表水年径流量884亿立方米(其中伊犁河165亿立方米,塔里木河150亿立方米,额尔齐斯河11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5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数的2.25倍。地下水可开采量252亿立方米。冰川面积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42%。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旱,水资源受季节因素影响,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地表水蒸发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资源不足。
新疆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孕育汇集为500多条河流,分布于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较大的有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陆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玛纳斯河、乌伦古河、开都河等20多条。许多河流的两岸,都有无数的绿洲,颇富"十里桃花万杨柳"的塞外风光.新疆有许多自然景观优美的湖泊,总面积达9,700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0.6%以上,其中著名的十大湖泊是:博斯腾湖、艾比湖、布伦托海、阿雅格库里湖、赛里木湖、阿其格库勒湖、鲸鱼湖、吉力湖、阿克萨依湖、艾西曼湖。
新疆境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计1.86万余条,总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面积的42%,冰储量2.58亿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体水库"。
6、野生动植物资源
新疆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特性优良,开发潜力较大。新疆野生动植物达4000多种。农作物地方品种及引入品种达10000多个,不少物种品质优良。新疆地方畜禽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新疆还是多种果树的原始起源中心和次生中心,果树资源丰富,其中优良品种约300余个。天然药物如雪莲、贝母、甘草、麻黄、罗布麻、肉苁蓉等分布广泛,质量上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优良的特性。
新疆除拥有优良的牛、马、羊、骆驼等家畜外,还有近700种脊椎野生动物,其中鱼类85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45种、鸟类425种、兽类(哺乳类)137种牞约占全国脊椎野生动物种类的11%。珍稀动物有高鼻羚羊、黑鹳、白肩雕、天藏等。鸟类、兽类和爬行类动物类分别占中国的35.8%、33%和14.2%。新疆有许多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如普氏野马、藏野驴、藏羚羊、雪豹、棕熊、白肩雕、藏雪鸡等。也有一些是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特有动物,如四爪陆龟、新疆北鲵、塔里木兔、新疆大头鱼等。新疆还有无脊椎动物约1.5万种,以昆虫类为多,已知的有7000-8000余种。目前,新疆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6种,约占全国保护动物的三分之一,其中列为一级保护的有28种,列为二级的88种。
野生植物已查明的有132科、856属、3569种,其中已证明有经济和药用价值的有罗布麻、橡胶草、阿魏、贝母、枸杞、甘草、雪莲等1000多种,稀有者约100种,列为国家保护的有野苹果、西伯利亚巨杉、胡杨等20余种。
二、历史人文
(一)历史沿革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协作,努力开拓,共同书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部落、民族在新疆聚居。新疆居民的族属,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开始才有明确的记载,当时主要有:塞、月氏(音:肉支)、乌孙、羌、匈奴和汉人。
塞人,原游牧于东起伊犁河、楚河流域,西抵锡尔河地区。因被月氏排挤而西迁,一部分退至锡尔河北岸,另一些南下帕米尔,散居各地。
月氏人,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活动于河西走廊到塔里木盆地的广大地区,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之际最为强盛。公元前176年前后,受匈奴的攻击,被迫向伊犁河流域迁徙,驱走那里的塞人而居其地。
乌孙,最初活动于河西走廊。秦末汉初,受月氏人的攻击而依附于匈奴,后在匈奴的支持下,袭击月氏人,并将其逐出伊犁河流域。
羌人,最初活动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一部分羌人经河西走廊,沿祁连山、昆仑山向西迁徙,从而在新疆留下了足迹。
匈奴人,主要是在公元前176年前后进入新疆的。
汉人,是较早进入新疆地区的民族之一。公元前101年,汉朝军队开始在轮台、渠犁等地屯田,后来扩大到全疆各地,各屯田点成为汉人进入新疆后最初的分布区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或为官、或从军、或经商,进入新疆的汉人连续不断。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又有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如柔然、高车、哒、吐谷(音:玉)浑等。
柔然,是北方草原古老民族东胡人(中国古族名)后裔,五世纪初兴起于蒙古草原,公元402年建立了强大政权,同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争夺西域。
高车,亦称敕勒、铁勒,最初游牧于贝加尔湖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公元487年,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与其弟穷奇率所属十余万部落(户)西迁,在车师前部(今吐鲁番交河故城)西北建立高车国。
哒,起于塞北(古指长城以北地区),五世纪末东进塔里木盆地,南攻月氏,建立政权,并越过帕米尔高原,曾一度控制南疆部分地区。
吐谷浑源于鲜卑(中国古族名),四世纪初自辽东(泛指辽河以东地区)西迁,逐渐控制了今甘南(甘肃南部地区)、四川和青海地区的氐(中国古族名)、羌等民族,建立政权。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时期,突厥、吐蕃等古代民族对新疆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突厥是公元六世纪到八世纪活跃于中国西北和北方草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打败柔然,以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为中心建立政权,尔后分裂为东西两部,为争夺汗权争斗不休。八世纪中叶,东、西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六世纪末兴起于青藏高原,占领青海后,开始与唐朝争夺西域。公元755年,中原地区爆发“安史之乱”(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大批驻守西域的唐军调往内地,吐蕃乘机占领南疆及北疆部分地区。公元840年,大批回鹘人进入新疆。回鹘,原称回纥,是铁勒(中国古族名)诸部之一。最初活动于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后迁居土拉河北。公元744年,发展壮大了的回鹘于漠北建立政权,并两次出兵帮助唐朝中央政权平息“安史之乱”。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因自然灾害侵袭、统治集团内讧及黠戛斯(中国古族名)的进攻等原因而崩溃,其部众大部分向西迁徙。其中一支迁往今吉木萨尔和吐鲁番地区,后建立高昌回鹘王国;还有一支迁往中亚草原,分布在中亚至喀什一带,与葛逻禄、样磨等民族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自此,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受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统治,当地的居民和西迁后的回鹘互相融合,这就为后来维吾尔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124年,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皇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征服新疆地区,建立西辽政权,一批契丹人(中国古族名)由此进入新疆。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率军进入新疆后,把他征服的地方分封给其子孙。回鹘人进一步同化、融合了部分契丹人、蒙古人。瓦剌,是明代(1368年—1644年)对漠西蒙古的总称,初分布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不断向额尔齐斯河中游、伊犁河流域扩展。十七世纪初,逐渐形成了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准噶尔占据伊犁河流域,成为四部之主,并统治南疆。
(二)民风民俗
1、服饰习俗
少数民族的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华丽堂皇,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着彩色连衣裙,戴鲜艳或洁白的头巾,喜爱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男性爱穿西服、绣花衬衫或袷袢等。维吾尔族男子还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戴绣花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异。如维族男女都喜欢戴绣工精致的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猫头鹰羽花帽;柯尔克孜族青年妇女则喜欢戴红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沿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回族男性则为黑白小圆帽,显得整洁庄重。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欢穿长统皮靴。每逢喜庆节日,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装,色彩斑斓,令旅游者目不暇接。
2、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西域香味浓烈,各种食品色香味俱佳。烤羊肉串已风靡全国,烤全羊是新疆一大名馔。吃法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是少数民族最喜欢的食品,也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必备食品。脆香而薄的烤馕、烤包子、拉面、油馓子、油塔子、薄皮包子、奶茶,则是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牧区的少数民族能将牛奶、羊奶加工成八九种奶制品,或香或甜或酸,都带有浓郁的奶味,营养丰富,可饱口福。用马奶发酵而成的马奶子酒微喷酒香,清凉适口,沁人心肺。隆冬时节、寒风刺骨,但你可以看到街头不少人身披雪花,围着火炉在吃西瓜,这是最富有西域风情的饮食习俗!
3、哈沙克族
1)家庭与婚姻:哈萨克族的家庭组织,是以夫妇为基础的小家庭制。哈萨克族的结婚仪式,一般要经过四个程序:第一步,订婚礼,在女家举行,双方协商有关事宜;第二步,确定“吉尔特”期的婚礼,在男家举行,从而确定正式的亲属关系;第三步,又在女家举行,男方要将协商的财礼的半数送到女家,此后,新郎就可以住在女家,与姑娘同居,叫做“看门”;第四步,又在男家举行,这是正式结婚仪式。
2)日常生活服饰:明显地反映了牧区生活的特点。为了骑马方便,服装一般都比较宽大结实。男性喜在腰间束皮带,上系小刀,便于随时切肉食用。男性内衣衣领较高,多绣花边,套西式背心。妇女喜着鲜艳花布,胸前绣纹花,多穿连衣裙。饮食:由于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牧业生产,因此,在饮食方面带有强烈的特区特点。主食主要地牛、羊、马肉,其次是用面粉制成的馕和面条以及抓饭等。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有“金特”:用奶油混合幼畜的肉,装进马肠里,蒸熟后食用。喝的主要是牛奶、马奶、奶茶、更喜马奶酒。居住:哈萨克族人民多数从事畜牧业。为了迁移方便,他们居住是轻便而简易的毡房,牧民在春、夏、秋三季居住。冬季则居住土房和木屋。
3)喜庆日与游艺:哈萨克族的喜庆日,有“肉孜节”(通称小年)、“古尔邦节”(通称大年)以及带有浓厚民族风味的“拿吾鲁孜节”等。在游艺方面,他们最喜爱唱歌。青年男子喜欢摔跤、赛马、刁羊,还有青年男女共同取乐的“姑娘追”。舞蹈比较盛行,多和游牧生活有关,如挤奶舞、剪羊毛舞、绣巾舞、制毡舞、走马舞、斗熊舞以及婚礼舞等。
4)达斡尔族婚俗
新疆的达斡尔人主要聚居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县的一些乡村,人口只有6300多人(1997年的统计),是自治区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就像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一样,也有着独特的婚姻习俗。
在达斡尔族的民间,青年男女要想结为伉俪,首先要经过媒人搭的喜桥。有意思的是,媒人去提亲搭桥时,头上要戴一顶帽子,帽子右边挂一块儿红布条,手里还要拎着“提亲酒”。别人一看这种装束,就知道是到女方家提亲说媒的媒人。媒人第一次去女方家提亲,往往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因为女方家必须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虑。所以,媒人至少还得去第二次才知分晓。假如女方家认为这门亲事值得考虑,女方的父母就要对未来的女婿进行一番必要的“考察”。此后,未来的新郎官要跟随父母到女方家去两次,接受未来的岳父岳母的考核,如同过去应考的秀才。第一次去,女方家主要进行“面试”。在女方家门口迎接他们的是一位长者,其实就是一位大“主考官”,他负责端详年轻人的智能、教养和人品如何。当比较满意时,才允许客人进屋并待为上宾,这说明这门亲事已有了八九分成功的把握了。男方第二次去女方家时,则是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商议完婚的日期和有关事宜。
达斡尔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也以丰盛的酒宴、舞蹈、唱歌等形式庆祝婚礼,但有趣的是其具体形式又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男方要带上酒和肉去女方家认亲,这种仪式叫“端盅”。在这仪式中,男女双方在媒人的陪同下向女方的双亲和家庭成员一一敬酒、行拜礼,熟悉被此间的血缘关系和称谓。
在婚礼的前一天,新娘家杀羊宰牛大摆喜宴,热情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并唱歌跳舞,一直热闹到深夜甚至破晓天明。第二天,新娘家组织送亲队伍,护送新娘到婆家。新娘在一群男女青年朋友的簇拥下坐上送亲的马车,一路上歌声、笑声、呼叫声不绝,走一路把喜庆的欢歌笑语撒一路。在送亲的路上要唱“送亲歌”,赞美新娘找到了好婆家,嫁给了好儿郎,祝愿他们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这一天,新郎家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酒宴。新郎穿戴一新,喜形于色,等待送亲队伍的到来。新郎家早已派出两名素谙礼俗、办事干练的小伙子,端着双杯酒迎候于村头。喜车一到,他们就迎上敬酒,为新婚夫妻祝福,随即一同进村。喜车来到新郎家门口时,地上早已铺好了地毯。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蒙着红色的头巾,踏着地毯缓缓迈进新家的门。进屋后,新郎亲手掀掉新娘的红盖头,让新娘“亮相”。这时,人们向这一对新人身上纷纷抛撒五谷杂粮,祝愿他们婚后的生活甜蜜幸福,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然后,新娘步人洞房,由新郎的嫂子给新娘梳头,表示新娘已被正式接纳为新郎家族里的一员。与此同时,来宾纷纷入席,频频举杯,畅饮喜酒,祝贺这对青年的结合。
第二天,还要举行赛马等传统的娱乐活动,人们尽兴玩耍以示欢庆贺喜。娱乐活动结束后,新郎要给岳父岳母准备酒肉等礼品,请送亲人带回转交。
5)节日庆典
新疆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维吾尔族男性合着纳合拉鼓和唢呐的强烈节奏,要炽烈地跳萨玛舞。各兄弟民族还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节日和庆典,如哈萨克族每年在春分时节要过“那吾鲁孜”节;蒙族每年7、8月间举行的“那达慕”大会;锡伯族一年一度的“四·一八”西迁纪念日和农历正月十六的“抹黑节”;塔吉克人每年春播时要过“播种节”,每年斋月前一个月,还要过两天“巴罗提节”(灯节);“撒班节”又叫“梨头节”,是塔塔尔族特有的节日,是专为迎接春耕而举行的;俄罗斯族有许多盛大节日,其中“帕斯喀节”是他们主要的传统节日(“帕斯喀节”也就是基督教、东正教的“复活节”)。
每逢节日庆典时,少数民族有许多妙趣横生的娱乐活动,如叼羊、姑娘追、赛马、摔跤、马上角力、飞马拾银、射箭、高空走绳、对唱、麦西来甫、阿肯弹唱、赶巴扎等,使人流连忘返。
6)民族歌舞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誉称,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锡伯、乌孜别克、塔塔尔、满等民族都能歌善舞,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新疆歌舞流传到日本、缅甸、朝鲜、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各地。据我国《史记》、《汉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于阗乐就已在汉宫廷演出。龟兹乐舞、疏勒乐舞、高昌乐舞、伊州乐舞和天山以北匈奴族的悦般乐都是见之于史册的乐舞瑰宝。唐代官制的10部乐中,就有出自新疆的《龟兹》、《疏勒》、《高昌》3部,唐玄奘西行取经途中,曾欣赏过龟兹乐舞,赞叹龟兹是“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古代新疆还产生了像苏祗婆、白明达、裴兴奴、何妥、尉迟青、尉迟章等一大批音乐演奏家、作典家和音乐理论家,他们曾以就职朝廷、掌管音乐、传艺演奏卓有成就而被载入史册。
7)叼羊
叼羊,是新疆各兄弟民族群众普遍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特别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族的牧民群众、更擅长这种独特的马上运动。叼羊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剧烈的运动。一般都在节庆或表演时进行。有分队和不分队两种方式。主持人把一只割去头的羊放在指定处。枪响后,甲乙两队共同向羊飞驰而去,先抢到羊的同队队员互相掩护,极力向终点奔驰,双方骑手们施展各种技巧,围追堵截,拼命抢夺。叼着羊先到达终点的为胜方。获胜者按照当地的习俗,将羊当场烤熟,请众骑手共享,称为“幸福肉”。
8)姑娘追
“姑娘追”,哈萨克语称“克孜库瓦尔”,它是哈萨克青年们最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游戏,也是男女青年相互表白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常在喜庆时举行。关于“姑娘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白天鹅化为女子,和一位猎人结为夫妻,成为哈萨克人的始祖。他俩结婚那天,骑着两匹白色的骏马,象白天鹅一样,飞来飞去,互相追逐。据说这就是姑娘追最早的由来。
“姑娘追”一般在夏秋季节繁花争艳的草原上举行,远近牧民都骑马前来参观。活动一开始一对对未婚青年男女向指定地点并辔慢行。去时,小伙子可向姑娘任意笑谑或求爱,姑娘只能默默倾听,不能生气;返程,小伙子必须策马急驰,姑娘则在后挥鞭追打。姑娘若追上小伙子可任意鞭打,有时还将帽子抽落在地,惹得观众一阵哄笑。如果姑娘对小伙有情,则会鞭下留情,只见鞭子在小伙子头上转圈虚晃,却不见鞭梢落身,或姑娘故意将鞭抽打到小伙子坐骑的马屁股上。场面热列,妙趣横生。
9)达瓦孜
达瓦孜(走高绳)是维吾尔族民间的一种杂技、体育形式,源于古西域“杂戏”,东汉张衡《西京赋》有:“走索上而相逢”之记。
“达瓦孜”是维吾尔族民间的古典技艺,这高难的绝技可不是轻易能看到的,所以每当有这种表演,观众一定是人山人海。只见在宽大场地上高高竖起几根木杆,最高的有30多米,从地面到每根木杆的顶端,都用粗绳联系着。随着哨呐鼓乐声起,但见表演者双手横握一根横杆,光着脚踏上绳子,敏捷地向竖杆的顶端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做出坐、卧、单脚立等各种姿势,忽然又猛一“失足”坠下,会场观众“啊”地一片惊呼,接着便发现表演者巳稳稳地骑在绳上。场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欢呼声。接着,他还在绳上蒙眼走绳、倒立走绳、飞身跳绳、踏碟走绳……,把观众的心弦拉得紧紧的。万众歌舞、鼓乐喧天的狂欢场面一连持续3天,维吾尔人的炽热奔放的心胸,也渲泄得格外痛快淋漓。
三、区划人口
(一)人口民族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截至2011年末,新疆总人口2208.7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全区辖有14个地州市,其中包括5个自治州、7个地区、2个地级市;88个县(市),其中包括32个边境县(市)、6个民族自治县、5个县级直辖市;857个乡镇,其中包括42个民族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有14个师、175个农牧团场,总人口约257万人。
(二)行政区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行政区划简表
地、州、市名称 市、县(市辖区)名称
乌鲁木齐市   天山区、沙依巴克区、高新区(新市区)、水磨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米东区、乌鲁木齐县
克拉玛依市   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
吐鲁番市   高昌区、鄯善县、托克逊县
哈密市   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
昌吉回族自治州   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伊犁州直属县(市) 伊宁市、奎屯市、伊宁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霍尔果斯市
塔城地区 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裕民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青河县、吉木乃县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阿拉山口市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
阿克苏地区   阿克苏市、温宿县、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拜城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
喀什地区   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泽普县、莎车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岳普湖县、伽师县、巴楚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和田地区   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
自治区直辖县级市   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昆玉市
 
四、经济民生
经济运行整体平稳。预计地区生产总值9550亿元,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8亿元,增长8.2%。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增长5.5%,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粮食产量1535万吨,实现“九连增”。棉花种植向优势产区集中,总产量420万吨,增长2.6%。第二产业增长5.6%,钢铁、水泥、能源等重点行业深度调整,非石油工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微企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增长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9%。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实施惠民工程,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40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0元,增长8%。贫困人口减少60万人以上。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基本实现农村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应入尽入。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40万户广播电视户户通收尾工程全面完成。成功承办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五、生态建设
生态保护不断加强。环保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新疆的人口由建国初期的400多万增加到目前的2000多万,半个多世纪增长了近5倍,是全国人口增加最快的省区之一。根据200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新疆目前人口密度是11/平方公里,而联合国会议提出的干旱地带人口密度的临界指标,认为干旱区绿洲人口不宜超过7人/平方公里,新疆已超过了这一掼标近60%。按绿洲面积计算,新疆目前的人口密度是328人/平方公里,个别绿洲每平方公里超过1100人,已接近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增长过快,必然导致人类在原本脆弱的干旱地区活动强度过大,势必给生态环境造成学生的压力,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人作为绿洲的主体,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有能动性的因素,因此,新疆要把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略。同时,还要全面提高人口文明素质,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2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就是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较少的资源消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环境友好是指人类应采取对环境无害的方式来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尽可能少地产生污染,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建立高效、集约的水资源配置和管理体系,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干旱区的绿洲具有唯水性特点,由于水资源在时空颁的巨大差距,加上干旱和荒漠绿这样一种生态格局,决定了新疆的可持续发展、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有以水为核心。水是绿洲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新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节水求发展、以水定发展"。如建立科学高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建立水资源集约管理体系,并且要切实保证水资源的生态安全。
4大力植树种草,保护和建设绿色植被
干旱气候决定了绿洲森林覆盖率低,植被以荒漠草灌为主。荒漠植被在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护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而绿洲与荒漠唇齿相依,生态系统的演替呈彼退我进之势,因此,无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改善,起首要作用应是以草灌为主的荒漠植被。首先是要进一步落实停止采伐天然林木的各项措施,育林为主,加大封育,尽快恢复林区的生态环境。其次是切实保护好天然草地。第三是努力建设好绿生态屏障。
5认真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沙漠化是一种世界性生态危机的普遍现象。过度放牧、过度垦荒、过度采伐、放火烧等都是造成沙漠化的人为因素。防沙治沙应该定位为:防治已有的耕地、草地、林地的沙漠化。保护好荒漠植被,做好封育,并加强管理,是防沙固沙的有效措施。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事业单位考试资料下载  PDF电子版          >>查看更多

A.png

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A.png

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题库

A.png

职业能力测验ABC类

A.png

综合应用能力ABC类

立即获取.png立即获取.png
立即获取.png立即获取.png

社区.png

参加事业编考试必看:

1、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访问事业单位招聘网www.kaosydw.com

2、点击查看:2022年全国事业单位考试时间

3、点击查看:全国各省事业单位考试科目/考试内容

4、点击查看:2023全国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

5、推荐:社区工作者考试网sq.chinasydw.cn

6、推荐:山东事业单位招聘网sd.chinasydw.cn

7、推荐:北京事业单位招聘网bj.chinasydw.cn

8、推荐:江苏事业单位招聘网js.chinasydw.cn

9、厚职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义,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第一时间推送:

全国招聘招考信息

技巧、试卷、资料

公众号:厚职事考招聘

关注公众号,接受每日推送和资源礼包



常见问题

微信平台

真题下载

手机刷题